學員好評

職場求生記:小PM與大PM的衝突

我以為自己學不來,其實只是沒人給我地圖

(作者Kevin)


"你不是笨,而是沒用上適合的方法"


 放棄奮鬥的年輕人,企業卻渾然不知


有一次企業內訓,課程剛結束,現場的主管們陸續離場,我正準備關筆電、收教具、海報時,兩位年輕女生從後排慢慢走近。

走在前面的女孩看起來約莫二十七八歲,身材瘦瘦小小,表情帶著些猶豫與內斂。她的身後還跟著另一位女生,氣場截然不同,眼神明亮、語氣帶點不滿的衝勁。

前排其他人早已散去,四周安靜下來。那位瘦小的女孩鼓起勇氣開口:


「老師,我……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嗎?」

我點點頭,示意她繼續。


她低聲說:「我現在是我們部門的專案助理,進公司快第三年了,可是……我常常覺得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。」


「怎麼說呢?」我問。


她吸了一口氣,有些艱難地繼續:「我們主管脾氣很急,講話很快,有時一下子就開三四個議題,要我們馬上理解、馬上出方案……但我常常還沒聽懂她的指令,就已經被糾正了。」

她低頭看著自己的指甲,語氣有點顫抖,「有時候她只是『喔』了一聲,我就知道我又做錯了……」


她還沒說完,旁邊那位陪同的女生突然小聲補了一句,卻像一把火點燃氣氛:「她是我們那位『女魔頭』的部屬啦。」

「我們倆都是國外留學回來的,結果在這裡被這樣糟蹋。」


她們兩人對看一眼,苦笑了一下,語氣裡多了一點決絕。

「其實……我們準備要離職了」


那個瞬間,我心裡微微一震——這兩位不過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,已經被磨得想放棄職場,當人才選擇安靜離開,損失的從來不只是人手。對企業來說,這樣的流失,其實是一種無聲的損耗,更是可以預防的代價。


因為行程關係,我們沒有太多時間長談,我拿了張便利貼,寫下了四個詞:

WBS、RACI、STAR、OGSM

我遞給她,語氣平和但肯定地說:

「這幾個是在做專案管理與工作上的溝通表達,很常用的模型。你不是學不來,只是還沒找到你能理解的方法。」



原來我只是缺架構


幾天後,她主動傳了訊息給我。

「老師,謝謝你上次那張便利貼。這幾天我一個個查這些詞,才發現——天啊,原來我主管平常講的那些東西,就是這些!」

她說,她上網查了WBS的工作分解結構,也照著OGSM的邏輯列出自己這週的目標與行動項目。「一寫出來我才發現,我的工作不是一團亂,是我沒方法去整合它。」

「我以前以為我是學習很慢的人。其實不是,我只是需要有脈絡、有架構。」

她開始能用結構思維去「翻譯」主管的語言,也漸漸知道,自己的節奏並不慢,而是過去一直沒有用對方法。


老師你怎麼知道的?


過了幾天,她再次主動傳訊息問我:

「老師,你怎麼會知道我需要那些工具?你寫的剛好就是我最缺的……」

我笑笑地回她:「猜的啊。」

「騙人啦~」她回我一個笑臉,「老師你一定有什麼方法對吧?」

我這才坦白說:「我除了是講師,同時也研究一套系統,叫 TPD思路。從你當時的描述、語言邏輯、反應方式,我就判斷——你可能是『P型人』,而且更偏向 PM型思路。」

我補了一句:「你的主管,很可能也是PM型——所以你們其實是同一種人,只是處在不同的節奏層次。她在飛,你還在啟動。」

我傳了一些TPD思路的介紹資料給她,我們來回聊了幾次後,她約時間做了音頻測試。


當測試結果出來:

「真的耶,我就是PM型!太神奇了~」

那一刻,她的語氣明顯不一樣了——

不是焦慮、不是小心翼翼,而是帶著自信與開朗。

「原來,我是PM型的學習者。我不是慢,我只是需要先有邏輯、有框架,才學得起來。現在我真的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了。」



從職場卡關到自主蛻變


這段轉變,是她從「外部否定」走向「內在原力」的轉捩點。

在沒有結構前,她感到壓力、無力、自我懷疑;
在有了結構之後,她迅速開始分析、組織、推進。

她從「我學不來」走到「我知道怎麼學」;
從「我聽不懂主管在說什麼」變成「我看懂她的策略邏輯」;
從「我只是個助理」,成為能主動提出規劃建議、整合資源的關鍵角色。

她的主管沒有變——但她自己,變了。



【給人生卡關的小PM】


PM思路的人,常常喜歡自己研究、默默觀察,也很樂於幫助別人。
但當自己困住時,卻常常選擇「自己扛」、不說出來、不打擾別人。


有時候,真正的成長不是靠自己撐住,而是願意開口求助。

未來的你,會感謝今天那個忍住眼淚、鼓起勇氣走上前說:
「老師,我可以問一個問題嗎?」的自己。


相關文章

作者: Kevin 2025 Mar 22
學員好評
作者: Kevin 2025 Mar 12
PM 思路:策略與效率的實踐者
See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