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英銷售
一天4場Demo拚出百萬月薪 | 范大菁英銷售100講 第10講
《站得多高看得多遠|那一晚,我才知道自己不夠拚》
(作者:范永銀)
找到長跑的信念也拚出我的人生第一桶金
原本公司規定是一周4場 Quality Demo,但我挑戰了參數科技業務的極限一天四場Quality Demo。
那天我知道了,台灣很小也很大,上午在高雄demo,中午跟客戶吃飯,下午15:00又出現在路竹Demo,傍晚現身台南與客戶吃簡餐,順便Demo至八點多。
西肯設計林勝吉老師傳來訊息,我立刻回撥約訪,「老師,不好意思,我只能晚上十點過去,還方便嗎?」
勝吉老師客氣地秒回:「越晚我越有空,來吧!」
我十點準時到他家,簡報、談方案、報價,一路講到凌晨十二點。
當我踏出勝吉老師家時,身體雖然疲憊,但腦袋卻分外清醒。
甚至,還得到了一點啟發,我邊開車邊想著:
「很多時候,我們都誤以為自己很拚。事實上,你的客戶比你還拚;有成就的老闆,誰不是工作狂?
你願意拚,他們就會挺你;你只要不白目、不忽悠,他們永遠歡迎勤勞又能幫他賺錢的業務。」
讓底氣,成就我的百萬月薪
「天道酬勤」上天會獎勵勤奮的人,付出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
月薪破百萬不是奇蹟,不靠誰。是靠勤奮 Demo,拜訪老客戶、做出客戶的Metrics;
當然還有那一天四場的 Demo、那場凌晨簡報、硬著頭皮去敲門、求見每一個老闆的精神與結果。
當時在參數科技的我,沒有休假,天天做方案、天天聯絡客戶。
當有一個月拿到薪資單,看到數字的那一刻! 瞬間傻了10秒鐘, 算了好幾遍 !!
我知道:我的努力有了回報。而且是,「我真的撐下來,完全靠我自己」的底氣。
P.S : 心理算’個’’十’’百’’千’’萬’’十萬’’百萬’薪資單真的很爽
菁英不抱怨環境,我們累積底氣。
參數科技是「外商中的外商」,成員不是留英就是留美,全球內部語言一律英文。
而我,一個五專畢業、沒念過大學的業務,剛進公司就像直接被關進高壓艙——沒有適應期,沒有緩衝區,只有「馬上上戰場」。
我不抱怨環境,因為我知道:真正的菁英,是在壓力中進化,不是等條件完美才起飛。
我逼自己快速進化,才能跟上這個全球戰場的節奏及賺錢的列車。
自己也在HP時期在公私繁雜間念 EMBA,內部上HP大學的課程,也參加各種課外訓練包含卡內基,DISC,訂閱研讀每一期的商周、遠見及天下。
還記得在 Siemens時,有天我對老闆Ryan說:「老闆您最近工業4.0演講邀約越來越多,如果有些小場你沒空去的,是否可以由我幫您上場。」
沒想到他說:「Nathan,以後工業4.0的演講不用分大小場,全部你去講!」
從那天起,我正式走進工業4.0這個領域,承接了公司的所有對外公開演講。
我的處女秀是一場 20分鐘的簡報,我準備了 20天,找遍了市面所有工業4.0的相關資料也看完全世界工業4.0的影片。
這樣的精神,從參數一路到 CA、HP、Siemens、Clarivate、SAP已內化成我的一部分。
我自認沒有特別聰明,只是提早接受殘酷節奏的洗禮。
「你可以不聰明,但不能不勤快;你可以沒背景,但不能沒態度。」
為何而跑?為誰而跑?
你,是為了什麼在跑?
有一個非洲的老故事這麼說:
「當獅子追著鹿,鹿常常跑得比較快。
因為獅子是為了吃飽,而鹿,是為了活命。」
我以前聽過很多次,但真正打進我心裡,是在某一次快掉單、公司也準備放棄的案子裡。
我問自己一個問題:
「Nathan,你是在追數字?還是在守住一點你不願放棄的自己?」
我們做業務的,每天追數字、趕業績、拼活動,跑到喘不過氣,有時都忘了到底為什麼這麼拚?
我後來想通了,我不是只在跑業績,我是在撐一口氣,也是在替自己的未來找出口。
我跑,是因為:
- 家人等我帶回的是希望,而不只是薪水
- 我不想一輩子都活在「只能這樣」的框裡
- 我希望有一天,自己是一位有故事的業務
我不是天生強,只是我不能輸。因為一旦停下來,什麼都沒了。
我跑的,不是業績的數字,而是讓自己有選擇、不必低頭的自由。
鹿為了命而跑,業務為了不後悔而拚。不是因為輕鬆,而是因為值得。
給每天在市場上忙著奔跑的你:
你不只是賣產品,而是賣一種信念
你不只是追單子,而是追你要活出的樣子
你不只是贏銷售,而是贏你想過的那種人生
當你的 Why 足夠強大,世界會指引你該走的路。
TAKEAWAY|范大第十講的三句話:
- 可以跑得慢,但不能跑得沒意義。
- 不要讓壓力壓垮你,要讓壓力幫你淬鍊價值。
- 第一桶金,不只是錢,而是你證明「我可以」的過程。
總結:淬鍊過的態度,決定你的底氣
第一講我以為我進不了、也不想進參數的面試震撼教育;
想方設法用最低預算撐過去的新生訓練、用機智拯救快掉的單,參加魔鬼訓練營、One Demo Close……
往後那一段段看似意外的舉動,都不是隨機貿然行動。
是參數科技這間公司的極限訓練,逼出我成為菁英銷售的底層邏輯。
外商不等於光鮮亮麗,我只有五專畢業,同事人人講英文、拚邏輯、拚實力。
我英文不好?就每天練習講、每天讀書更花時間看TED影片練演講。
不懂技術?就花 20 天啃完工業4.0資料。沒背景?就用態度補上。
這些習慣,讓我後來在 Siemens , Clarivate、SAP 躋身管理階層。
「出生哪個環境,會決定你面對壓力的反應模式。」
「環境養底氣,文化養邏輯。」
你不一定要在外商,但要在一個能逼你成長的地方。
如果你已經是公司的第一名,建議你快換;舒適圈待太久,熱情會被消磨,鬥志也會變鈍。
范大想跟你分享的是:
我的第一桶金,是用勤奮拚來的;但我更珍惜的,是這段路練出來的底氣與邏輯。
銷售的技術可以學,態度與精神,是被環境鍛鍊出來的。
#AI時代職場三力 #我的人生底氣 #銷售力 #判斷力 #軟實力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