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英銷售

學術派銷售的獨門養成術 | 范大菁英銷售100講 第31講


《 顧問式銷售訓練全解析|從五關到簡報的溫柔淬煉》

你以為自己在適應文化,其實是文化正在定義你

(作者:范永銀)



范大經驗談|找對人,培養才有意義

Clarivate 科睿唯安有一個很值得跟大家分享的文化:新人面試一定要過五關後才能加入團隊;我就任大中華區總經理時,也堅持全面落實。

因為我知道,請錯人,不只主管倒楣,而是整個團隊都要一起買單.

我見過太多只靠「主管說可以」的案例,結果就職後三個月內不是績效掛零,就是在公司群組裡引發大大小小的文化衝突。

當時,公司的傳統有這五關:

  1. 直屬主管(我本人):
    我要看的是這個人能不能跟得上團隊節奏,抗壓性強不強,講話有沒有邏輯、是否做過功課。不是來混履歷的,我一眼就知道。
  2. 技術主管:
    他們最怕「亂賣產品」的業務,所以會觀察這個新人願不願意問問題、懂不懂基本架構、學習反應快不快。
  3. 平行主管(像是另一個部門總經理):
    他們會注意這個人是不是只顧自己目標,會不會尊重流程、懂得怎麼配合。不能老是「我要我要」卻從不協調。
  4. 未來同儕:
    讓一位資深 Sales 和他聊聊,看他是不是合作型選手,會不會搶功勞、躲責任,還是能當並肩打仗的戰友。
  5. 更高主管(我老闆):
    他們要看的不是現在能不能開單,而是兩三年後能不能帶人、是否具備發展潛力、思維是否夠大格局。

What|此制度的核心效用?

讓新進同仁從第一天起就知道:不是主管一人賞識你,而是整個組織選擇你。

Why|為什麼不能只讓主管說了算?

因為外商講究橫向協作、部門支援與文化適應力,單獨一人的主觀評估容易出錯,五個角色共同評估才能真正把關。(五個人同時全看走眼,那就認了!)

How|實際操作怎麼落地?

每關有不同的評估要點與面談紀錄,由我統整各方意見決定是否錄取。面談後主動彙整利弊,如有需要則安排補充面談。

Takeaway:五關制度的管理價值

  1. 用「同儕關」預防文化地雷,避免團隊不協調
  2. 用「技術關」預判協作風格,減少部門磨合期
  3. 用「高層關」提前評估潛力,納入未來提拔盤

 MEMO: 選才別問「行不行」,先問「合不合」;能融入團隊的人,才有機會培養。


入職第一步|來上班?先學做人,再學做事

很多業務一進公司就想大展身手,急著問:什麼時候開始開發客戶?

但我總說:你連內部電話分機都不會打,先別急著打外面的。

在 Clarivate,有一套「新人社交制度」:

前30天,必須主動約至少6位跨部門主管 one-on-one,不是走馬看花,而是深度問三件事:

  • 部門最常支援 Sales 的情境是什麼?
  • 對一個好業務的定義是什麼?
  • 若有合作上的衝突,希望怎麼被溝通?

請注意,關鍵在主動、深度與One-on-One。

 What|新人將獲得什麼?

新人得以透過這些對話,建立內部信任帳戶、熟悉內部流程、理解內部語言,變得更有方向與底氣。

 Why|為什麼要這麼做?

因為銷售不是個人戰,是組織戰。你不了解資源、忽略人情,失去後勤補給將提早陣亡,越早認識關鍵夥伴,越快能啟動團體火力。

 How|實際怎麼做?

我們給清單、教提問、做紀錄。但約不約得成、問得好不好、有沒有追蹤,全部靠自己,這就是銷售人的態度起點。

Takeaway:內部社交訓練的制度邏輯

  1. 透過主動約談,建立橫向信任帳戶與內部聯盟網
  2. 培養「資源辨識力」:誰能解決什麼問題?怎麼切入最有效?
  3. 訓練提問力與筆記力,成為未來提案訪談的肌肉記憶

 MEMO: 打通客戶電話前,先學怎麼打公司分機;搞不定內部的人,永遠賣不動外部。


入職滿月|30天後的簡報,決定你的去留

我們的新人,都要在入職滿 30 天時舉辦一場簡報,既非產品說明會,也不是交差報告,「而是一場讓大家『看見你、相信你』的信任簡報 展現態度與格局的舞台.

這場簡報有四個自由:

  • 自由選主題
  • 自由準備內容
  • 自由找 mentor 指導
  • 自由展現表現風格

但有一個最重要的限制:未達80分,要重來一次。(連續兩次沒過,這時新人也要評估一下發生什麼事了!)

What|簡報會的觀察重點?

在看你有沒有邏輯、有沒有準備、有沒有態度,也看你能不能站上台,代表公司與客戶溝通。

Why|為什麼用簡報來做切點?

因為銷售最關鍵的不是話術,而是信任感;而信任,也不是他人可以賦予,要看你願不願意讓自己講清楚、講真誠。

How|流程怎麼跑?

配一位 mentor 輔導,提供資料庫與主題建議,練到能開場、鋪陳、收尾、Q&A 自如,才算 ready。

Takeaway:簡報制度背後的職能模型設計

1. 練的是「組織邏輯」:60分鐘內容能否有頭有尾有重點

2. 練的是「自我揭露」:讓大家記住你是誰、相信你想做也能做什麼

3. 練的是「台風紀律」:在壓力下能否清楚表達、不慌亂、不卸責

 MEMO: 想站穩職場,得先站穩講台;能說服同事,才有本事說服客戶。


范大提醒|學術型銷售訓練邏輯_斯文外商的底氣

Clarivate 科睿唯安是一家服務學術與知識工作者的公司,我們的客戶是研究員、教授、政府分析單位。這些客戶只相信三件事:「資料來源正不正確、分析方法嚴不嚴謹、結論邏輯合不合理。」

所以我們不喊口號,也不灌雞湯;我們要新人學會怎麼把一堆資料說成人話,說出可信度,說出價值感。

 What|如何訓練?

新人要會 Citation 結構、資料查找、專利分類、影響力分析指標,還要演練用客戶語言做 FAB 簡報。

 Why|這麼硬核有必要嗎?

當你賣的不是感覺,而是 Trust,就算只講錯一句話,客戶連開會都不想再約你。

 How|怎麼讓新人做到?

透過模擬腳本演練、真實問答挑戰、Mentor 提案 Feedback loop,讓新人從不懂到會說、會教、會帶案。

 Takeaway:學術型銷售的專業訓練模型

  1. 三階知識設計:Know What(產品特性)、Know How(使用情境)、Know Why(影響邏輯)
  2. 養成「翻譯力」:把學術資料轉成人話、轉成決策語言
  3. 建立顧問式角色定位:從「報資料」到「引導判斷」

 MEMO:講得快不叫專業,你講的內容都能成為別人的決策依據才是。


結語|訓練制度,就是企業文化的投影

「這些年我看過兩種訓練制度的極端對比:PTC 的魔鬼訓練,和 Clarivate 的紳士教育。」

 PTC第一個月就送你去香港魔鬼訓練營,英文筆試、FAB 考核、不過就out。

Clarivate 第一個月讓你練簡報、認識人、學會觀察組織邏輯。

兩者沒有對錯,只有適不適合。

適合,才能讓團隊發揮最大的力量,1+1 大於 2;不要以為請錯人只是人選不對,更怕的是錯的人留下來,對的人卻走了。

What|兩種制度的結果?

PTC 鍛鍊出戰將,但很多人半年內被打退;Clarivate 速度慢一點,但留下來的都能走三年五年。

Why|這跟文化有什麼關係?

因為制度反映的是價值觀。你怎麼訓練人,就代表你怎麼看人。你逼人爆發,還是給人空間?這就是文化的選擇。

How|這兩種文化如何訓練?

PTC 每一場訓練都是淘汰制;Clarivate 每一場訓練都是合作式回饋制。你選了什麼環境,就會被養成什麼樣的 Sales。

Takeaway:訓練制度背後的文化反射模型

  1. Clarivate 是「信任型設計」:慢熟但長久,適合顧問型人才
  2. PTC 是「壓力型淘汰」:高壓快篩,適合衝鋒型選手
  3. 訓練制度即人才定義 你怎麼訓練人,就怎麼看人、用人、留人

 MEMO: 你不是在找工作,而是在選擇「被對待、被期待、被訓練」的方式。


范大總結:

每種訓練制度背後,都藏著對人的定義;

你怎麼被訓練,就怎麼被看待。

「你以為自己在適應文化,其實是文化正在定義你;

你以為自己進了公司,其實是進入了一間價值觀工廠。」

切記,選擇訓練環境,將決定你長成什麼樣子。

#顧問式銷售 #翻譯力 #軟實力

#AI時代職場三力 #軟實力 #銷售訓練

#Clarivate #PTC #組織文化 #簡報力

相關文章

Sales現場力:從導覽到信任劇場的情緒轉場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17
真正的銷售,不是說服,而是設計一場讓客戶自己想通的現場劇。范大以西門子工業 4.0 成都智慧工廠為例,解析導演式銷售的 STAR 實戰:如何用動線、情緒與細節,讓客戶從『看展示』走向『主動要合作』,實現 B2B 信任成交的最高境界。
帶團參觀參觀成都西門子, 從千年水利工程到工業4.0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12
學會導演式銷售,讓參訪不只看風景,而是啟動信任與專案評估。從都江堰的歷史到晚宴的人情,都是鋪陳的一部分。從展示動線到數據牆,每個設計都是說服驗證的旅程,幫助客戶看見自己的未來可能。
送禮最高境界:從月餅禮盒到榮耀場合的人情續航力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3
業務送禮不是形式,而是邏輯。范大分享中秋送禮的三大原則:老客戶要親送、新客戶不要送、客戶不在才寄送。加上禮尚往來的人情智慧,讓你的送禮真正加分、不踩雷。
See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