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英銷售

AI時代如何成為銷售高手?| 范大菁英銷售100講 第12講


《掌握75%理論打造技能組合|從專業技術到跨界整合的關鍵!》

AI時代生存關鍵圖解,強調75%高手理論與跨界技能整合策略

(作者:范永銀)


從《呆伯特》到你我,打造75%黃金組合。

我們很常聽到一句勵志小語:「要成功,就要做到最好。」

但在這個變化飛快的AI時代,光靠一項專業技能,已經不夠了。

我在許多課程後,遇到很多學員,即便在公司內部已經是頂尖Top銷售,

仍然焦慮不安,陷入報考證照、每天聽演講卻感到對工作沒有幫助的無限地獄中。

不用100分,而是「75%高手哲學」

這個觀念,我是在萬維剛老師《高手思維》這本書裡看到的,

原出處是一位你一定聽過的人:

Scott Adams,《呆伯特》漫畫家。

他曾說過一段話,讓我印象深刻:

成為世界級高手,有兩種路:

  1.  把某項技能練到世界前1%(奧運選手等級)
  2.  把兩項技能練到前25%,組合起來,發揮巨大的影響力

這就是我後來常說的:「75%高手理論」。


學習,從先「肯認自己」開始!

你是否曾經有過以下的經驗:

  • 明明表現不錯,卻總覺得自己還不夠格升職或得到稱讚?
  • 每次做出一點成績,就說「只是運氣好」?
  • 別人誇你厲害,你反而尷尬、不好意思?

如果這些念頭你都有過,很可能你得了一種很普遍、但也很可惜的症狀:冒牌者症候群(Impostor Syndrome)

看過太多學員、甚至Top Sales、資深主管都有這個困擾。

但我想跟你說:你不是不夠好,而是你還沒看清楚你自己擁有什麼。


運用75%理論,擺脫冒牌者症候群

說真的,要把一項技能練到世界級,除了要有天賦,還需要資源,並且長年苦練。

但如果你用「75%理論」,只需要找到兩到三個你練得起來、又感興趣的技能,練到業界前25%就好。

這不只是更務實、也更聰明。

上面那張圖是「范大技能圈」,

我總共投入了七個技能圈,每一項我都不敢自稱專家只是業餘,

但我相信在這幾項技能,都已達到75%的水準。

這七項技能,每一項都是我在人生不同階段主動練就;

而它們互相加乘,才讓我走出「銷售」的框框,開始有了開課、出書、成為顧問的機會。


范大的七項技能圈|打造我職涯的黃金組合

很多人問我:

「范大,你怎麼能從業務做到講師、顧問、作者,還能一直轉型不掉隊?」

我不是每項都做到頂尖,但這七個能力,我都練到75%,然後學會「組合出場」。

來看看我的七個技能圈(也許你會找到你能開始的):

  1. B2B銷售管理(外商25年)
    我吃飯的本事、升遷的引擎、顧問工作的基礎盤。沒有它,我走不了那麼遠。本業自己需要練到85%水準
  2. 心理學(15年)
    銷售對話、團隊管理、客戶決策都繞不開人的內心。這是我最強的軟實力底層邏輯。所有心理學及行為學都略有研究
  3. 高爾夫球(20年+)單差點
    不只是打球,是在球場懂得「自律、陪聊、分享」。這是一種進高層圈的方式。
  4. TED演講(苦練3年)TEDXLoveRiver
    不是天生會講話,但我練會了「讓人聽得懂、願意聽完」的說話力。
  5. B2B菁英銷售線上課(2年)大大學院出品
    知識變產品,是我從「工作換錢」到「作品換信任」的重要轉型。
  6. 暢銷書寫作(1.5年)
    書是名片,是信任,客戶看完我書就說:「你懂銷售,我想找你顧問。」
  7. OGSM企業顧問(2年)
    幫企業把策略落地,讓我從銷售人,升維成為「組織教練」。


畫出你的技能圈,正面迎向AI未來

當你有「冒牌者症候群」時,只看見那些Top 1%,

卻忘了你已經是前25%的許多技能。

但當你畫出自己的「技能圈」,你會清楚地知道:

  •  哪些圈圈已經是你的強項(畫成實線)
  •  哪些圈圈是你想建立的(畫成虛線)
  •  哪些可以整合起來創造新的舞台


范大給你的三步提醒|走出懷疑、進入成長

  1. 圈出你已經有的75%圈圈
    不完美沒關係,只要你能做、能用、能幫到人,就是值得肯定的能力。
  2. 挑出最想投入的新技能,開始做出虛線圈
    選一個最容易入手、又有興趣的來補強:簡報、表達、寫作、心理學做手工餅乾,包及煮好吃的水餃,煎魚都可以。
  3. 把曾做過的事列成清單,當作信心履歷
    成交過哪些客戶、教過多少人、寫過什麼文章、做過什麼簡報⋯⋯

每天看一遍,你就會開始相信:你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實力。


Takeaway|給所有「還不夠有自信」的學員

少有全能高手,只有整合自己強項的頂尖人才。

你不需要變成奧運金牌,只要讓兩三個技能達到超越75%,

你就是這個時代中最有價值的複合型人才。

不要再問「我配不配?」請問:「準備好了沒?」

準備好三個圈圈的人,世界就會隨時為你開門。

#AI時代職場三力 #高手思維 #75%理論

#軟實力 #打破冒牌者症候群 #范大實戰

相關文章

Implement Win 導入方案解決痛點,說明「客戶要求爽點的四算模型」——算風險、算收益、算成本、算差異,並以天秤圖對比「值不值」與「大不大、多不多、高不高、同不同」,強調 Think big
作者: JMa00314 2025 Nov 2
成交不是說服,而是陪客戶算清楚。范大在 WHY BUY 系列最終篇揭示「天秤理論」與「三步成交公式」,從風險、收益、成本、差異四算入手,教你讓客戶從痛點行動、從猶豫到決定,掌握高價值成交的最後關鍵。
給爽點案例:Commeet 數位企業卡導入後的成本節省與回饋分析,包含處理成本、碳排減量、數位卡回饋、主管差旅與供應商付款回饋,展示企業數位化如何「馬上賺錢」。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31
銷售不是說服,而是引導。范大在 WHY BUY 系列第三篇揭示 4I 模型實戰法:Identify、Indicate、Implicate、Implement,教你從發現痛點到引導行動,讓客戶從「知道痛」變成「非改不可」,提升成交率與顧問價值。
沒有人在乎你知道多少,除非他知道你有多在乎 No one cares how much you know,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28
銷售高手不只解痛,更會放大痛。范大在 WHY BUY 系列中揭示四層痛點模型:功能痛、效率痛、主管痛、老闆痛。懂得分層觀察、橫向對焦公司/部門/員工三面向,讓你從業務變顧問,從提案走向決策桌,真正影響成交。
See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