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英銷售

銷售關鍵 WHY BUY(完) | 范大菁英銷售100講 第34講


《 得到|從痛到動,成交的臨界點》

Implement Win 導入方案解決痛點,說明「客戶要求爽點的四算模型」——算風險、算收益、算成本、算差異,並以天秤圖對比「值不值」與「大不大、多不多、高不高、同不同」,強調 Think big start small 的銷售策略。

前言|從痛到行動的最後一哩

前三集,我們談到:

  • 看到篇:問對問題,看見客戶真正的痛點。
  • 想到篇:放大痛點,讓客戶感受到代價。
  • 做到篇:用 4I 模型導痛,讓客戶「想改變」。

這一集,是本系列的收尾:

幫客戶「算明白」,讓他不只是想改變,而是決定改變。

成交,不是說服;成交,是陪他算清楚。

我們將學會:天秤理論,了解客戶買不買,不在你的簡報,而在他的「心理天秤」。他心裡其實在比兩種痛:

  • 左邊是「不改的痛」(Pain of Same)
  • 右邊是「改變的痛」(Pain of Change)

成交的瞬間,就是當他發現 : 不改, 會更痛。

你的任務,就是幫他加重左邊的砝碼,減輕右邊的壓力。


Pain To Action 1|客戶心中的「四算天秤」

我常說,客戶不是在「猶豫要不要買」,而是在「心裡算四筆帳」。

這四筆帳,決定了他會不會簽、何時簽、跟誰簽。


算風險:大不大?

每個決策者都怕出錯。

他想的是:「萬一導入失敗,會不會影響位置?」

策略:讓客戶睡得著覺。

 展示成功案例,導入流程,支援機制;越具體,風險就越小。

案例:Lydia 的顧問對話

 那次陪顧問Lydia拜訪一位製造業老闆。

 老闆開門見山:「我不是怕貴,是怕導不成;上次導系統鬧得滿城風 雨。」Lydia 拿出導入計畫表:「這次我們先挑五位資深顧問一起投入設計流程,等系統導入簽核後再上線,由他們自己定系統,不強迫。」

老闆笑:「如果真能這樣,我就放心多了。」

POINT:

客戶怕的不是改變,而是失去掌控。

當你給他安全網,風險就會轉化成信任。


算收益:多不多?

客戶不只在聽你報價,更是在算 ROI。

策略:用數字說話。

導入後節省 20% 人力、提升 30% 效率、8 個月回收。

案例:企業虛擬信用卡回饋的反轉

一位使用 COMMEET 智能費用系統的老闆說:

「以前不想看到報帳是因為『這個月花了這麼多錢』;

 現在看到的是『這個月回饋了 6 萬』。

 同樣一張報表,一邊是壓力,一邊是鼓勵。」

POINT:

當你讓客戶「看到錢流回來」,

他就不會再糾結「要不要花錢」。

策略延伸:收益三算

  1. 算時間 →「提早 15 天回款」;
  2. 算效率 → 「節省 200 萬人力成本」;
  3. 算回饋 →「銀行現金回饋 0.5%,一年回收 6 萬。」


算成本:高不高?

案子再好,預算永遠有限。

老闆不是不願投資,而是怕「一步太重」。

策略:Think Big, Start Small。

讓他「試得起」,未來自然「放得大」。

真實案例:ERP 模組切入

客戶原本想一次導全公司 ERP , 顧問預算翻倍遇到董事會卡關。

我們提出建議:「Phase1先從財務模組開始。」

半年後,系統跑順、帳準確報表即時,GM主動說:「可以開始準備啟動Phase2了。」

POINT:

客戶不怕花錢,怕後悔;當他能試,就會買。

策略延伸:試辦三原則

 1. 小模組先行; 2.半年內驗效;3. 以成效換追加。


算差異:同不同?

最怕的不是貴,而是「一樣」。

報價接近、功能相似時,客戶買的是信任與確定。

策略:講出你的 Only One。

「別人交付軟體,我們交付確定能運作的結果。」

案例:顧問式陪跑

 有次報案,對手價格比我們低 30%。

 Lydia 沒降價,只拿出一份「三個月顧問陪跑表」,

 老闆看完說:「貴有道理,值。」

POINT:

 相同產品,不同保證;

 客戶買的不是價格,而是「心安」。

策略延伸:差異三法

 1. 用陪跑替代交付;

 2. 用結果取代報價;

 3. 用信任壓過價格。


四算小結

客戶不是真的在跟你比價,他在跟自己算價值。

風險讓他害怕,收益讓他期待;

成本讓他猶豫,差異讓他決定。

MEMO|

銷售的本質,就是陪客戶算清楚。

你幫他算明白,他自然會算你進去。


Pain To Action 2|三步成交公式:找痛 → 量痛 → 升痛

定義: 成交不是運氣,而是邏輯。

目標: 讓客戶自己意識到「該改」,而不是被你「說服要改」。


找痛:問出「為什麼非改不可」

「這問題拖多久了?如果三個月內不解決會怎樣?」

真實案例(系統導入前的關鍵一問)

  學員問客戶:「報表錯誤率大約多少?」

  客戶說:「不高,大概兩成。」

  他接著算:「一年 500 份報表,錯兩成就是 100 份;

  每份修 3 小時,總共 300 小時;

  人力時薪 500 元,一年浪費 15 萬。   這樣可以接受嗎?」

  毫不意外,客戶在沉默之後馬上思考如何行動。

策略

讓問題「自帶鏡子」,讓客戶照見損失。

問出「如果不改,會怎樣」,比問「要不要改」更有力。


量痛:把痛轉成時間、金額、風險

「每延遲一天損失 50 萬。」

「每月多請 5 個人,成本多 60 萬。」

真實案例(設備維修案)

一家公司每月平均停機 12 小時,每小時損失 20 萬,

等於每月損失 240 萬、一年 2,880 萬。

導入預防維修系統只要 200 萬,一年回收 14 倍。

老闆當場說:「這還要想嗎?當然做。」

策略:

讓數字自己說話。

痛一旦可量化,就能自動排進預算表。

策略延伸:痛點量化三步法

1. 問頻率; 2. 問影響; 3. 換單位(時間×金額×風險)。


升痛:把使用者的痛升級成老闆的痛

「這不只是 IT 問題,是現金流風險。」

「這不只是流程慢,是營收在漏。」

真實案例(供應鏈優化案)

一開始客戶只說「報表太慢」,

但當我畫出「資料延遲 → 出貨卡關 → 回款變慢 → 現金流緊」這條鏈時,  老闆說:「這不是報表問題,是營收問題。這件事我來盯。」

策略

 講他聽得懂的語言 : ROI、風險、現金流、競爭力。

 策略延伸:痛點升級三步法

1. 把部門痛換成公司損失;

2. 把效率問題換成營收問題;

3. 把使用者感受換成老闆決策。


三步小結:

成交不是靠壓,而是靠算。

當你幫客戶從「感覺痛」走到「量得出痛」,再升級成「公司痛」,

他自然會啟動決策流程。

痛點不量化,預算不會生;痛點不升級,決策不會啟動。

讓痛說得出、算得清、傳得上, 成交只是時間問題。

結論啟發|痛點 = 動點 = 賺點


痛越深, 單越大。

幫他止痛不夠, 要讓他看到希望才會動。

銷售不是說服, 而是理解。

理解客戶為什麼要買, 比推銷你有什麼更重要。

客戶不痛, 就不會動;

不動, 就不會買;

你找到痛, 他才會找到你。


WHY BUT系列范大的Takeaway

  1. WHY BUY 是銷售判斷的起點。
  2. 問三個問題:為什麼要買?買來做什麼?什麼時候再買?
  3. 拜訪時用 5W1H × MEDDIC,問出真實動機。
  4. 痛點有四層,層層連結公司決策。
  5. 三個面向:Financial/Efficiency/People。
  6. 成交公式:痛點 × 放大 = 急迫需求。
  7.  4I 模型:Identify/Indicate/Implicate/Implement。
  8. 天秤理論:風險/收益/成本/差異。
  9. 三步成交公式:找痛 → 量痛 → 升痛。
  10. Metrics:讓痛變預算,讓價值變決策。


FINAL|

銷售從來不是話術,而是洞察與引導。

先看到痛,再放大痛;用邏輯讓客戶感受到「不改更痛」。成交不是靠嘴巴說服,而是陪他算清楚,讓改變是他自己的決定。


會問對問題的人,才能帶動改變;能放大痛點的人,才能拿下關鍵單。

真正的高手,不是賣東西的人,而是幫客戶看清方向,踏出第一步的人。


#這四篇首次公開珍藏干貨真誠直接給夠給滿滿

#建議這四篇直接印出來當作錦囊保證業績滿滿

#AI時代職場三力 #銷售力 #判斷力

#成交心理學 #PainToAction #天秤理論 #三步成交公式

相關文章

給爽點案例:Commeet 數位企業卡導入後的成本節省與回饋分析,包含處理成本、碳排減量、數位卡回饋、主管差旅與供應商付款回饋,展示企業數位化如何「馬上賺錢」。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31
銷售不是說服,而是引導。范大在 WHY BUY 系列第三篇揭示 4I 模型實戰法:Identify、Indicate、Implicate、Implement,教你從發現痛點到引導行動,讓客戶從「知道痛」變成「非改不可」,提升成交率與顧問價值。
沒有人在乎你知道多少,除非他知道你有多在乎 No one cares how much you know,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28
銷售高手不只解痛,更會放大痛。范大在 WHY BUY 系列中揭示四層痛點模型:功能痛、效率痛、主管痛、老闆痛。懂得分層觀察、橫向對焦公司/部門/員工三面向,讓你從業務變顧問,從提案走向決策桌,真正影響成交。
分析客戶痛點,理解 WHY BUY 的決策心理
作者: JMa00314 2025 Oct 24
菁英業務不靠運氣,而是問出痛點。范大在第 34 講教你用 5W1H 找出客戶真正的痛,理解「為什麼要買」,讓成交從說服變成主動行動。學會 Identify Pain 方法,掌握 WHY BUY 的四步:看到、想到、做到、得到,讓每次提案都更精準。
See More